無錫濱湖區,金秋的風景格外誘人。在蠡湖香樟園的一幢高層建筑玻璃幕墻外,工人們正在藍天白云下施工,仰頭望去,只見一只只高空吊籃正穩穩地停在半空中,工人們站在吊籃里進行作業,安全而又高效。
這些質量可靠、外形美觀的吊籃,正是無錫雄宇重工集團的拳頭產品之一。其實,在如今國內很多城市和大型項目中,都能見到雄宇重工的身影:從昆明的多座大樓,到深圳灣香港大橋;從廣西高樓柳州地王大廈,到聞名全國的蘇州“東方之門”,雄宇集團的吊籃及高樓清潔設備在業內不動聲色展示著自身的雄厚實力。
更不必說在本地,雄宇重工早已牢牢扎下根基——市民中心、海岸城、銀華大廈、萬達文旅城、紅星美凱龍、即將投入使用的無錫商會大廈……施工過程中使用的都是雄宇重工生產的吊籃,而無錫市場上,建筑工地租用雄宇吊籃的份額也已超過半壁江山。
“以‘建功有我’的精神擦亮雄宇吊籃名片,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雄宇重工集團董事長謝家學說,吊籃行業中流行著一句話,中國吊籃看江蘇,江蘇吊籃則看無錫,在重振產業雄風、打造無錫產業新高地的背景下,雄宇吊籃作為制造業的一員理應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突破。
十年磨一劍,走向智能制造的遼闊天空
說起創業,謝家學一下打開了話匣子:自己剛剛創辦企業時,真可謂是舉步維艱。十多年前,他還是從四川出來的一名打工者,曾在無錫的鄉鎮企業生產一線當過工人,后又多年被外派擔任地區銷售經理。
2007年,有膽有識的謝家學清晰地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將催生建筑高空機械產品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很快,在幾位業內朋友的鼎力相助下,他成立了吊籃專業生產公司。
“當時,業內都認為我們企業很難發展。無論是技術和資本實力,還是企業知名度,都無法與一些國企以及老牌企業相‘抗爭’。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我們企業一開始就面臨著招人難、貸款難、產品銷售難等各種問題,在如此困境下,甚至有業內企業視我們是開不了幾年的‘短命企業’,是一只不起眼的‘螞蟻’。”謝家學說。
然而,打小就性格倔強的謝家學沒有被眼前的困難與阻力所屈服。他跑遍了全國,進行系統的市場調研,一次次地走訪用戶,聽取多方面的要求與建議,正是在經過反復的市場調研中,讓謝家學看到了企業發展的希望,更是尋找到了從“螞蟻”到“大象”的突破口。
一回到無錫,他與幾位合作伙伴商量,統一了思路,并快速作出了兩方面決策:以租賃帶動銷售,在確保產品品質,加大營銷力度的同時,發展高空作業吊籃出租業務;開展產學研合作,借力科研院所,加速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市場緊缺的高端,實現高起點發展。
很快,雄宇牌高處作業吊籃的出租業務開展了起來,業務量逐月逐年攀升;緊接著,謝家學又與江南大學合作組建了江南大學吊船機械研究所,無錫市吊船機械工程技術中心也在不久后成立。
十年磨一劍。經過10來年的創新與轉型,如今雄宇重工已成為“響當當”的企業,主要業務領域涉及高處作業吊籃、樓宇智能清潔裝備、電梯智能安裝平臺、模具汽配、軟件科技、機械租賃服務多個事業板塊。特別是近幾年新研發成功的模塊式高處作業吊籃、智能型樓宇清潔裝備等高新產品,先后曾在深圳灣香港大橋、蘇州樓東方之門等地方標志性建筑上應用,并已進入新加坡、俄羅斯、德國、中東等50多個和地區。
花絮>>>
從曝光臺上走來的專家
——謝家學在安檢站講學小記
2015年8月的早晨,南京市溧水區委黨校的大會議室里,坐滿了來自溧水區各在建工地的項目經理、工程監理、安全管理人員。向里望去,一位中年男子正在講臺前娓娓道來,侃侃而談,他就是應邀來溧水區安檢站講授吊籃安全管理知識的雄宇重工集團總裁謝家學。熱烈的課堂氣氛,融洽的師生關系,讓他這幾天的煩惱一掃而光。
提到謝家學的煩惱,還得從前段時間發生的一起吊籃事故說起。
2015年8月17日,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幸福佳苑二標段6號樓外墻裝飾工程的施工人員進行吊籃提升作業時,發生高處墜落事故,造成3名施工人員死亡。事故發生后,住建部和江蘇省建筑安全監督總站都在網上給予了通報。令謝家學難以置信的是,在前者的通報中稱該項目的施工專業分包單位是江蘇雄宇建筑機械有限公司,在后者的通報中稱該項目的施工專業承包單位是雄宇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謝家學,項目負責人:謝家學。真是晴天霹靂!雄宇重工集團沒有人知道這個項目,集團下屬的任何企業不僅沒有參與這個項目,也沒有接受任何單位或個人的掛靠從事這個項目。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這個事件影響太大了,兩個事故通報可能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謝家學和他的一班人馬上行動起來,調查事實真相。
經過幾天艱苦的調查,事實終于浮出水面。原來是某吊籃出租人曾在工程報檢單上填寫“江蘇雄宇建筑機械有限公司”為安裝單位,并偽造了江蘇雄宇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雄宇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的資質證書復印件。其實,出租人在工程報檢時,江蘇雄宇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已經更名為雄宇集團了。當溧水區安檢站工作人員和謝家學找到這個出租人時,他對自己的上述行為供認不諱。
雄宇重工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地了。公司一方面向安檢部門反映真實情況,要求更改網上的不實通報,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如何避免這類悲劇的再次發生。作為吊籃行業的人士,每次吊籃事故都深深刺痛著謝家學的心。他向安檢站的同志就本次事故的發生原因和吊籃的安全管理工作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深邃、獨到的見解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俗易懂,清晰形象的表達讓安檢站的工作人員受益匪淺。大家一致要求安檢站邀請他來傳授吊籃安全管理知識。謝家學愉快地接受了邀請,用他自己的話說:“傳授吊籃安全管理知識是我分內之事。我的希望就是所有的吊籃都能安全地懸掛在藍天下。”這才有了本文前面那生動的一幕。
課后,當大家都圍在他周圍,稱呼他專家時,他笑著說:“那我也是從曝光臺上走來的專家。”頓時引來了大家的一片笑聲。
闖將贏天下,實干加創新鑄就品牌
從一線成長起來的謝家學從來沒有放棄過走向高端制造的夢想。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使吊籃設備一時間供不應求,雄宇重工抓住這一機會迅速回籠資金投入工廠,提升產品質量。
謝家學的一番努力,讓來無錫尋求合作的香港吊籃協會會長注意到了這個當時規模尚小的企業。他在考察時發現,雖然謝家學的企業小,但很有想法,愿意積極改進自己的設備,而這正是他所看重的。謝家學深知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良機,他的“闖”勁又一次被激發出來,于是和對方定下了一個“千萬賭約”——由香港方面把德國的技術專家請過來,協助改造設備,如果設備過關,香港方面購買,同時德國專家的技術費用也由香港方面承擔。了解到謝家學急需一筆資金,香港方面還同意預先支付500萬元,但如果雄宇的設備質量不能過關,那么謝家學就必須賠償1000萬元。結果這一合作大獲成功,雄宇重工的產品質量不僅躍上了新臺階,同時也與香港方面有了更多的合作機會,“雄宇”一舉成了吊籃行業的知名品牌。
機遇始終垂青那些時刻準備著的人。一年前,謝家學前往德國考察當地吊籃市場時偶然發現,當地高樓內普遍配置了高空逃生設備,心頭便萌生了開發新產品的想法。回國后,謝家學聯合江南大學開發出一整套人工手動機械式逃生裝備。一經推出試用,便受到用戶的肯定。
新的“智能制造”產品也正在謝家學的頭腦中逐一浮現。他說,現在一些垃圾焚燒發電廠在焚燒過程中產生大量煙塵,阻礙了生產觀察窗口的視線,而傳統清理方式則需停機人工清洗。雄宇重工經過數字模擬、軟件開發并結合機械原理,目前已成功研制出一款智能清洗機器人。據了解,北京首鋼、雪浪環境等知名企業已率先應用雄宇重工的該款設備,生產效率可提高10%以上,且省去大量的人工清理成本。
如今,雄宇重工先后參與高處作業吊籃、擦窗機標準修訂以及多個行業標準的制訂,目前還承擔了無錫高層建筑吊籃施工的培訓工作。昔日不知名的小企業,眼下已成為一個負責任的領軍型公司,奔向自己從未放棄過的藍天夢想。盡管其中也遇到過誤解、誹謗甚至打擊,但雄宇重工始終以“誠信做事”作為企業原則,在堅守實業、轉型創新中攀上一個又一個發展高峰。
“高空作業平臺的應用極為廣泛,只是國內客戶的使用觀念還停留在傳統的腳手架、高空吊籃上。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行業的前景很大,我們對于未來市場充滿信心。”謝家學表示。(本報記者 小江)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這一富于激情的響亮口號提出后,在企業中也激起了強烈反響。說實話,目前國內吊籃在產品科技含量和技術附加值等方面與國際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高端產品競爭力不強,企業各自為戰、惡性競爭等阻礙著行業進一步壯大發展。但越是困難,越磨煉我們應對挑戰的本領;越是身處逆境,越要拿出“建功有我”的境界來,看淡得失、專心做事,無怨無悔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風會熄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雄宇重工就是一團充滿激情的火,永不言敗,照亮未來。
——謝家學(雄宇重工集團董事長)
|
? 2016 雄宇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蘇ICP備15035591號-1
網站地圖 | 隱私安全 | 站外導航 | 網站聲明
| 版權所有 | RSS訂閱